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
天天讯息:巴里艾伦的自我和解—DCEU的完美句号
来源:哔哩哔哩     时间:2023-06-14 19:02:58

面对宿命,你会为之沉沦自我消耗还是接受过去面向未来?

昨天参加上海站的bilibili观影团看完了IMAX版本的闪电侠点映。不得不说,这是一部能让观众自发的为之鼓掌的电影。

在DC规划一坨狗屎的情况下还能诞生出这样的佳作,那种激动人心的感觉无异于看到一个平时成绩中等的学生在高考超常发挥,把一众平时惹不起的对手打的落花流水,甚至跟隔壁班的学霸(迈尔斯蜘蛛侠)五五开。


(资料图片)

电影改编自DC大事件闪点悖论,一部闪对于很多DC粉丝来说具有重大意义的作品。

作为DC承上启下的节点,原作优秀的剧本吸引了很多人入坑,之后开启的new 52也是佳作不断。我从猫头鹰法庭开始追蝙蝠侠漫画,后面再回头补的闪点,之后又补了诸如天国降临,缄默,黑归等佳作。虽然自己的重心在蝙蝠侠上,但丝毫不否认闪点的分量。

【每一个扰乱时空的举动,都会在原来的时间线上生成一个新的节点,产生新的未来的同时,也会产生新的过去】

闪点时间线的老蝙蝠侠(迈克尔基顿)利用几根意大利面来比喻时间线,直白而通俗地阐述了多元宇宙运行的底层逻辑,不得不说是巧妙之极。

多元宇宙里的时间线就像一盘杂乱的意面,它们之间或平行或相交,那些无法回避的交点,便是无法改变的命运。整部影片的主题便是巴里艾伦面对无法逆转的“绝对时间节点”——无法战胜的命运时如何做出抉择。

不得不说米勒的演技真的是神中神,一人分饰两角毫无违和感。一个是经历丧母之痛的巴里,另一个是一直生活在幸福中的巴里。虽然前者一只承担着哥哥和引导着的形象教会后者如何从一个愣头青成为闪电侠,却时常在言语神情中透露出对后者的羡慕。和另一个自己相处的过程当中,巴里也对自己有了更好的认识,“双闪”互相冲突互相接纳的过程实际上是巴里人格的自我完善。

闪点原作中有两个角色重要的情感线——巴里艾伦和布鲁斯韦恩。可以说亲人的死亡塑造了他们未来的英雄之路,但两者迥异的性格却决定了两人对待痛苦过往的不同态度:

巴里很直白,很情绪化。他对母亲的思念,对父亲含冤入狱的不甘促使他使用自己的能力回到过去试图干涉历史;布鲁斯韦恩,则一如既往的保持着理性的看待双亲的死亡,把这一份厚重的思念隐忍在心里,直到他读到另一个世界的父亲托马斯韦恩给自己留下的信时情绪才得到了释放。

跨越时空的韦恩父子之间的谈话是原作中最感人的桥段,电影改编则删掉了这一部分,毕竟电影里闪点创造的时间线里蝙蝠侠依旧是布鲁斯韦恩,而不是老太爷托马斯。然而令人惊喜的是,这个改编一点都不令人失望。编剧把所有的感情线都收束到了巴里一个人身上,反而使得闪电侠这个角色的形象更加细腻丰满。

面对宿命,你会为之沉沦自我消耗还是接受过去面向未来?这个问题实际上是影片后段巴里的自我审问,也是两个世界的闪电侠最后的分歧。作为世界上最快的人,他可以无限次数地在神速力里尝试改变过去的结选择,然而沉沦在过去的同时,巴里的肉体和精神也会不断受到侵蚀,黑闪的诞生和死亡代表了巴里自我和解的过程。

要说给整部影片一个总体性的评价的话,我觉得应该说惊喜不断,真正做到了有笑有泪。本蝙的动作戏堪比突袭阿卡姆,WW的出场自带音响,真言套索救人的“副作用”简直不要太逗,基顿蝙宝刀未老,丝毫不逊本蝙的格斗,超女我就一个。多元宇宙那段我全程惊呆表情,预料之中和意想不到的都出现了。

当然,不能忘了结尾巴里跟母亲跨越时空的道别,那一刻我真的眼眶湿润。

最后,记得在散场时有位老哥喊了一句release the Snyderverse,要是换做之前,或许全场会一起呼吁,然而如今我们都知道,闪电侠已经给Snyderverse画上了一个实实在在的句号。

对于扎导宇宙的精神粉丝来说,影片中对DC多元宇宙的解释也暗示DCEU并未消失,而是在另一条时间线上得到了延续,希望之后能以另一种形式再见吧。

接受已经发生的事实,并且向前看。

RUN BARRY!RUN!

标签:
热门推荐
相关推荐

广告

X 关闭

广告

X 关闭